华为停止社招的原因是什么

大家应该都听说了吧,华为“停止”社招了。

准确地说,根据近日华为发布的《关于落实公司人才供应策略的决议》,“华为公司原则上停止普通社会招聘”,“以应届生和内部流动代替”,“不在优秀往届生、关键稀缺人才以及公司专项招聘范围之内的,各部门不得发放offer,特殊情况需经轮值董事长审批”。

这个“原则外”的“关键稀缺人才”,指的是哪些人呢?

首先是必须是19级以上职级的员工。这种级别的员工,相当于阿里巴巴P9级别左右,在华为内部大概是四、五级部门的部长,拥有12-15年左右的工作经验,且是其中的佼佼者。

关键稀缺人才领域包括:IT、公有云服务、人工智能、视频监控、互联网生态与运营等领域。

简而言之,95%以上的人都被排除在外了。

一如既往地,针对这个消息,华为出来“澄清”了——

“我们将持续开放,面向全球吸收优秀人才,在公司新愿景下推进业务不断发展。”

不管怎么说,文件是真实存在的。华为的官宣,明白人一看就懂。

对于这件事情,我的第一反应,就是去年华为“清理34岁以上老员工”的那件事。嗯,警钟第二次敲响了,真的是步步紧逼啊。

在我看来,华为停止社招这件事,比什么5G牌照发放、XX拆分重组啊都重要。它将会对通信行业产生极为深远的影响。

对于企业来说,裁员是西医疗法,又快又狠。停止社招呢,属于中医疗法,虽然慢,但是治本。

不管西医还是中医,都说明企业有病症,才需医治。

很多媒体说,华为裁员是因为成本原因,因为居高不下的人力成本支出和极低的利润率,所以华为才停止社招,缩减编制,准备“过冬”。

我并不这么认为。个人觉得,成本也许是其中一个原因,但肯定不是最主要的原因。

华为的人效并不算低,每个员工为公司创造的价值和营收,也不算低。利润率低,是通信行业的通病,并不完全是老员工带来的。

我个人认为,华为之所以做出这样的决策,最主要的原因,是为了“优化公司的年龄结构”,说白了,就是为了给公司“换血”,“换新鲜年轻的血液”。

华为这家公司,80年代成立时名不见经传,一路摸爬滚打,杀出重围,成为如今世界排名第一的通信设备商。

它很清楚,自己能走到今天,到底是依靠什么。不是什么**背景,也不是什么资本运作,就是无数员工的拼搏奉献,再加上领导者的远见气魄,还有改革开放的宏观经济形势。

华为最宝贵的财富,就是它的员工。

不惜一切招募人才,不惜一切培养人才,不惜一切留住人才。华为的成功秘诀,就在这里。

中国的劳动者是卑微的,即使是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,也是一样。你看社会上,工程师普遍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和待遇。

但是华为不一样,华为爱才惜才,不问家庭出身,不问背景关系,只要你愿意为它奋斗,它就愿意给你回报,说白了,就是给钱,而且是拼命地给。

士为知己者死。在深受儒家文化影响的中国,作为一个一无所有的年轻人,如果有公司赏识你,尊重你,愿意给你可观的待遇,这个年轻人,恐怕连命都愿意付出来。

在早期的华为,就聚集着这么一群年轻人,没有背景靠山,没有论资排辈,人人平等,只看能力和付出。胜则论功行赏,败则拼死相救。

这样的企业,怎么可能不成功?

但是,时至今日,事情发生了变化。

华为停止社招的原因是什么

第一代华为人(90年代左右那批)早已实现了财务自由,很多已经离开。

第二代华为人(00年代那批)虽然实现了财务半自由,离开了一部分,但是很多选择了留下,手里握着大把的股票,继续分享华为增长所带来的红利。

第三代华为人(10年代那批),人数迅速增加,渴望通过华为这个平台实现个人价值,获得回报。

和所有老牌企业一样,华为的老员工越来越多了,开始有了论资排辈,有了人浮于事,有了“养老人群”。华为整个公司的年龄结构,开始发生变化。

华为的成长,其实就是中国40年改革开发的缩影,充分利用了人口红利的优势,也就是低廉的劳动力成本和海量的劳动力数量。

也许有人会问,有经验的老员工,难道不应该是企业的宝贵财富吗?怎么变成了“累赘”了呢?

俗话不是说,“家有一老,如有一宝”吗?

很遗憾,对于通信这个行业来说,老员工真的没有想象中那么有价值。

通信行业技术革新太快,2G学完学3G,3G学完学4G,如今4G还没学热乎,5G又来了。技术迭代差异太大,产品完全变了,硬件结构和软件界面都变了,如果掌握的不是深层次技能,根本就是全部重学。

三四十岁的中年人,学东西能比得上20多岁的年轻人么?

况且,有家庭的中年人,让你出差,你方便么?让你加班,你愿意么?让你搞创新,你能行么?

中年人的优势在哪里?你拿什么和年轻人拼?

更不要说,你还拿着比他们高的工资、奖金和分红!凭什么呢?

通信行业是吃青春饭的行业,通信人的黄金年龄是24岁-34岁。

如果34岁还没有混出什么名堂,基本上也就到了职业天花板。即使干到中层,高不成低不就,定位依然尴尬。如今企业都倡导管理扁平化,越来越多的中层岌岌可危。

华为这样的“狼性文化”公司,一定会对老员工下手的。

对它来说,多一个人不是多一双筷子那么简单。如果这个人是闲人,抛开薪资成本不说,企业的内部沟通成本、流程执行成本,都会增加。整体效率,势必下降。

你可以看看身边,有多少人是“养老职位”,每天负责转发邮件,以写PPT为己任,数据都是找一线业务部门要的,包装包装就找领导邀功。不仅如此,为了业绩好看,为了彰显自己的“价值”,有的人甚至想方设法来折腾业务部门,考核业务部门。

这就是闲人的危害。而闲人,多半都是老员工。

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,养闲人的公司都是死路一条。除非你是垄断企业。

华为极强的求生欲,迫使它“打乱工号”、“买断工龄”、“重签合同”、“清理34岁以上老员工”,“关闭社招”……包括搬迁到松山湖,最终目的都是为了解决年轻员工的后顾之忧,维持生命力。

这不是开始,也肯定不是结束。

纵观现在的通信行业,发展低迷,形势严峻,运营商自顾不暇,设备商度日如年,第三方玉石俱焚。

作为人才流动链条中还算顶端的两家领军企业,中兴元气大伤,正在积极自救,短期内不可能使劲招人,而华为表面上欣欣向荣,实际上也是危机四伏,所以谨小慎微,干脆关闭了社招大门。

对很多通信行业从业者来说,这或许意味着上升通道被关闭。

所以说,关闭社招表面上影响的是中年人,但实际上也会影响年轻一代的信心,会影响整个行业的人才生态。
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发送邮件至 2305938578@qq.com 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
(4)
上一篇 2022年 8月 28日 下午3:30
下一篇 2022年 8月 29日 上午10:30

相关推荐

发表回复

登录后才能评论